首页 > 行業動態 > 時事要聞
時事要聞

廣東打出今年首波政策“組合拳”激發市場活力,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发布时间:2023-03-03 | 信息来源:南方日報


首波組合拳圖解.jpg

  激發市場活力,廣東打出今年首波“政策組合拳”。在3月2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廣東多部門聯合發布首批9份政策,進一步提振信心、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這波“政策組合拳”條條重量級,既有一攬子綜合性政策,也有涵蓋工業、農業、金融、投資、外貿等重點領域的專項舉措,爲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打了一劑“強心劑”。接下來,廣東還将出台第二批提振信心激發活力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系列政策。

  “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亟須的是适合高質量發展的營商環境,需要軟硬并重、同步提升。”在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廣東亞太創新經濟研究院理事長李志堅看來,廣東要持續跟蹤企業所需所盼,持續對标國際通行規則,用超一流的營商環境培育最有競争力的企業,用真正的市場機制幫助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務鏈

  聚焦經營主體核心關切

  在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的當下,此前出台的系列助企纾困政策過期了怎麽辦?發布會上,省政府副秘書長胡洪透露了一大利好:廣東已出台激發企業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政策措施,包括加大财稅金融支持、加快恢複和提振消費、着力擴大有效投資、全力穩住外貿外資、促進産業優化升級、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等6方面共59條具體政策舉措。

  作爲經營主體大省,廣東也是個體工商戶大省。日前印發的《廣東省培育扶持個體工商戶若幹措施》,提出落實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頂格實施“六稅兩費”減免政策、支持“個轉企”等31條具體措施,打造個體工商戶全生命周期服務鏈條的政策包和工具箱。

  沒有工業投資就沒有制造業當家,而抓工業投資關鍵在于項目。會上,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肖良顔透露,接下來将通過出台關于“堅持制造業當家,加快建設制造強省”的政策文件,優化“高位調度、集成作戰”的工作模式,提供分類分段全鏈條服務等政策措施,“抓實制造業重大項目建設,滾動謀劃一批、儲備一批、推進一批大項目建設,力争今年工業投資實現兩位數增長。”

  聚焦外貿企業核心關切,特别是訂單不足等問題,《廣東省促進外貿穩定增長若幹措施》“幹貨”多多,如全年組織242場“粵貿全球”境外展助力企業搶訂單、安排1000億美元出口信保規模、培育引進制造業領域自營貿易“龍頭”等企業、對外貿發展成效突出的地市給予财政資金傾斜等。

  “廣東是外貿大省,又是制造業大省。貿易高質量發展,必須要産業升級做支撐。而産業轉型升級也要與國際市場接軌,外貿就是一個鏈接全球的窗口。”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白明表示,在目前全球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廣東接連出台系列政策文件,有助于優勢産品打開國内外銷路,爲加快建設制造強省、推動貿易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全力推進鄉村振興

  讓農民就地過上現代文明生活

  廣東是農業大省,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産值排全國第四位,農村常住人口3200多萬、占全省四分之一。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作爲全國經濟第一大省,廣東要如何加快建設農業強省?

  會上,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梁友強表示,廣東将聚焦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全力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實現從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的蝶變。

  “首先要突出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産品穩産保供。”梁友強說,廣東将嚴守糧食安全底線,嚴格耕地保護,深入實施“南粵良田”工程,千方百計穩住糧食面積、主攻單産、力争多增産。同時深入踐行大食物觀,念好向山海要食物的“山海經”,構建多元食物供給體系。

  廣東該如何進一步挖掘糧食生産潛力,嚴守糧食安全底線?華南師範大學“三農”與城鎮化研究所所長胡靖認爲,廣東可以堅持生産、貿易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雙管齊下,爲廣東糧食安全提供雙重保障。

  梁友強表示,廣東将做好“土特産”文章,大力推進現代設施農業和農産品精深加工,打造一批百億元級預制菜産業強縣、十億元級預制菜生産強鎮和預制菜原材料供應億元村,推動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同時,全力推動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支持沿海縣建設一批海洋經濟産業園,打造一批國家級現代化海洋牧場示範區。

  “現代農業的發展,在做大産業規模的同時,要延伸全産業鏈條,尤其要做好農産品精深加工,發揮當地農産品的資源優勢,打造加工産業集群,有效提高農産品的附加值。”廣東農村研究院副院長萬忠說。

  此外,聚焦“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的目标,廣東今年還将重點統籌做好村莊布局、村莊建設和農房風貌規劃,統籌提升鄉村風貌,重點推進道路、飲水等鄉村基礎設施和教育、醫療、養老等基本公共服務,加強基層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設,“讓農民就地能夠過上現代文明生活。”梁友強說,廣東還将深入實施“粵強種芯”工程,全面激活“三農”高質量發展新動力。

  提供全方位制度保障

  提升區域競争“軟實力”

  優化營商環境是激發經營主體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舉。近年來,廣東通過營商環境改革,不斷釋放經濟發展活力,提升區域競争“軟實力”。

  在發布會上,一批聚焦金融支持高質量發展、數字政府2.0建設、信用服務市場發展、省級行政職權調整的新政策同時亮相,爲全省高質量發展提供全方位制度保障。

  例如,《廣東省“數字政府2.0”建設落實“實體經濟爲本,制造業當家”工作若幹措施》爲企業提供“全周期、一站式、掌上辦”政務服務。通過推動數據要素、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将釋放全省海量數據價值,賦能實體經濟特别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在金融領域,《2023年廣東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提出多項目标:全年全省新增社會融資規模4萬億元;爲制造業、科技創新提供融資1萬億元以上;新增制造、科創領域的境内上市公司70家以上;爲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建設等提供融資1.5萬億元左右;爲縣域振興和綠美廣東生态建設提供融資1萬億元左右。

  通過“查缺補漏”,廣東還及時推出新政補齊營商環境短闆。“與廣東作爲全國經濟大省的地位相比,信用服務業發展水平不匹配,信用服務在經濟活動中促成交易、過濾風險的作用未得到充分發揮。”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黃華東指出。

  《建設高标準信用服務市場 促進信用廣東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措施》的出台,便是爲了充分發揮信用服務對優化監管、降低成本、化解風險的重要作用,推動信用服務市場發展,爲實體經濟、制造業發展營造公平公正的競争環境。

  除此之外,爲了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将一批省級行政職權調整由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行委員會及其工作機構實施的決定》提出,159項省級行政職權将調整由合作區執行委員會及其工作機構實施,爲進一步推動合作區建設走向深入提供有力的行政管理支撐。

  (記者 昌道勵 黃進唐子湉 賓紅霞 許甯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