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出臺38項支持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措施
2月14日,廣州市人民政府印發《支持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促進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若干措施》從服務市場主體、擴大有效需求、推動產業提質增效等三個維度,推出9方面38項具體政策措施,包括稅費優惠、金融支援實體經濟、提振消費等舉措,旨在全力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努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落實稅費優惠,對符合條件者免征增值稅
市場主體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要依託。從政策上,《若干措施》提出全面落實各項稅費優惠政策。自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對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含本數)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適用3%徵收率的應稅銷售收入,減按1%徵收率徵收增值稅;適用3%預征率的預繳增值稅專案,減按1%預征率預繳增值稅。自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繼續按照50%幅度減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六稅兩費”;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此外,延續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實施時間至2023年4月30日;延長階段性緩繳社會保險費的補繳期限;經營困難的繳存單位,可按規定申請緩繳住房公積金,緩繳期限延長至2023年6月30日。
金融支援上,對於暫時遇困的小微企業貸款,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與借款人協商延期還本付息,延期貸款正常計息,免收罰息,還本付息日期原則上最長可延至2023年6月30日。強化貸款風險保障,對合作銀行機構發放的1000萬元及以下符合條件的普惠貸款,在發生不良貸款本金損失時給予合作銀行機構最高50%的風險補償。
組織開展系列促進就業專項行動,對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為市重點企業(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等)每成功介紹1人(簽訂勞動合同並參加社會保險1個月以上)按每人400元給予一次性職業介紹補貼,每家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累計申領金額不超過50萬元。
提振消費力度,增加節能車增量指標配置額度
《若干措施》提出加大提振消費力度,其中2023年上半年額外增加3萬個節能車增量指標配置額度,並臨時放寬非本市戶籍人員申請節能車增量指標資格條件。
加大促投資力度,對內方面,爭取287個新開工專案9月底前全部開工,推進1722個“攻城拔寨”項目完成年度投資5261億元,爭取帶動固定資產投資超萬億元。全年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不少於7.5萬套,推進老舊社區改造不少於100個。力爭完成2000億元城市更新固定資產投資。
在對外方面,廣州走出去和引進來兩手抓,提出組織企業參加100場“粵貿全球”境外展會,走出國門拉訂單;支持多種形式外商投資,實施市場准入“極簡審批”等。
持續激發動能,推動產業提質增效
《若干措施》提出推動重點產業加快發展。對於符合條件的首版次軟體研發專案給予不超過投資額30%的獎勵,最高300萬元;符合市目錄要求的產品,對同一家企業的同一個裝備產品按不超過單台(套)銷售價格的30%給予獎勵,成套裝備獎勵最高不超過500萬元,單台設備獎勵最高不超過300萬元,總成或核心部件獎勵最高不超過100萬元。出臺實施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發揮好300億元汽車產業及零部件產業發展基金作用,近地化構建“432”汽車產業園區,提升車規級晶片、動力電池等核心零部件近地化率。
支持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對首次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企業給予20萬元獎勵、重新認定通過的企業給予10萬元獎勵;首次納入國民經濟統計“四上”企業庫的高新技術企業額外獎勵10萬元。對新認定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新認定的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