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澳之聲 > 獅子山下
港澳之聲
獅子山下

全面恢複通關|梁振英帶隊香港首個考察“天團”奔赴廣州南沙“搶飲頭啖湯”

发布时间:2023-02-07 | 信息来源:南方網


 clip_image001.png

 2月6日起,香港與内地全面恢複通關,所有内地與香港“通關”口岸不設人數限制,無需預約。1098天後的重逢,不僅是家人朋友間的團聚,更是粵港兩地對高質量發展的“雙向奔赴”。

 9時20分,廣州南沙,慶盛高鐵站,一輛來自香港的列車緩速駛入站内,由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帶領的考察團,自此展開爲期兩天的考察。這也是兩地恢複全面通關後,首個訪問内地的香港考察團。

 考察團共有80位成員,包括廣州南沙粵港合作谘詢委員會成員,以及香港34個機構的代表。此次訪問不僅陣容“強大”,行程也頗具亮點,覆蓋創業、工作、生活、醫療衛生、物流等多個方面。

 首站,南沙慶盛樞紐綜合體項目。

 南沙慶盛樞紐綜合體項目位于廣州南沙區慶盛站交通樞紐,緊鄰廣州地鐵4号線,規劃引入廣州地鐵22号線、33号線。此外,項目南側設有廣深港客專慶盛高鐵站,由慶盛到廣州南站約13分鍾,約30分鍾可直達深圳,一小時内直達香港西九龍高鐵站。預計2023年首期項目将投入使用,主要包括公交車、出租車等公共站台,便利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和民心港人子弟學校與高鐵站之間的接駁。

“慶盛項目是首個粵港合作項目,亦是首個試行香港工程建設管理模式的試點項目。”考察團成員、香港廣東青年總會執行主席、新鴻基地産執行董事郭基煇表示,希望發揚商業綜合體标杆企業的引領作用,充分發揮“五線交彙”的交通優勢,将慶盛項目打造成一個集公共交通、商業辦公、休閑娛樂爲一體的産城融合、職住平衡地标型交通樞紐,“爲大灣區‘半小時交通圈’建設提供重要支撐。”

 除了極具優勢的地理位置,慶盛樞紐的規劃級别也很高。作爲《南沙方案》中的三大先行啓動區之一,慶盛樞紐被賦予了重要使命。據介紹,慶盛樞紐區塊将重點發展人工智能、智慧交通、科技創新、國際教育、專業服務等産業,打造粵港産業融合發展的新高地,率先形成示範,爲全面深化粵港澳合作提供重要平台和支撐。目前,慶盛已落戶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廣州南沙國際人工智能産業研究院等重大科創合作平台項目。随着慶盛樞紐區塊的各項規劃、城建配套等不斷推進,一個“港人熟悉、國際一流”的國際化城市空間已近在咫尺。

 第二站,港式金牌全科門診部。

 據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2019年人口推算,約有53萬名香港市民在廣東長期居住,對醫療服務需求巨大。2022年12月20日,南沙首個港式金牌全科門診正式亮相,标志着南沙與香港協作醫療再提速。

 港式金牌全科門診部是南沙首個港資獨資的醫療機構,設置在南沙國際人才港,将爲在南沙工作生活的港澳居民提供更直接、便利的港式醫療服務。

 同時,港式金牌全科門診部是一間以“國際診療标準、港式醫療服務”爲核心的全科門診,緻力于爲客戶提供國際化标準的診療服務。患者還可以通過門診的遠程會診服務,連線香港醫生,開具“港藥”,使用國際保險直付服務;并提供如醫院轉診、跨境轉診等多元化醫療支持。

“金牌全科門診部的定位是一個優質醫療服務的紐帶,用戶可以透過我們的南沙門診部,鏈接我們香港的醫療服務網絡,也可以透過這裏鏈接我們在大灣區的所有服務網點,實現每人一名家庭醫生,透過每人固定的家庭醫生鏈接我們所有的服務機構,真正做好醫療服務的粵港融合 ”,聯合醫務中國聯席行政總裁李家聰向考察團介紹,診所還将與南沙區衛健局合作開展金牌全科醫生和社區護士培訓,不斷提升區内全科醫療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完善醫護協作體系,促進分級診療制度落到實處,爲本地居民和大灣區港澳居民提供優質、便捷的服務。

 考察團随後前往創享灣,聽取廣州南沙粵港合作谘詢委員會服務中心運作機制及港澳青創基地建設等情況彙報。梁振英表示,谘委會成立後工作進展得很快,專項工作組由8個發展至14個,說明粵港合作在南沙平台上是全方位的。他随即邀請參與考察團的機構考慮日後派人或聘請人員常駐南沙,“下決心在南沙‘插杆旗’”。

“這是香港曆史上首次有29個商協會集中在内地同一個地方,彙聚十分重要。”梁振英表示,各商協會之間要形成一個群聚效應,接着再有一個協同作用,并形成一個生态系統,“以廣州南沙爲起點,立足粵港澳大灣區,輻射全國。”